尤怡曰:此下焦阳弱气冷,而水气不行之证,故以附子益阳气,茯苓、瞿麦行水气,观方后云:腹中温为知,可以推矣。 偏弦者,饮也,故当下之;双弦者,寒也,不当下也。
手肿至腕,足肿至踝,面肿至项,阳虚可嗟。赵良曰:酒疸之黑,非女劳疸之黑也,盖女劳之黑,肾气所发也;酒疸之黑,败血之黑也。
郁肉,密藏经宿之肉也。为气水之「气」字,当是「风」字,若是「气」字,则无发汗之理,且通篇并无气水水之为病,其脉沉小,属少阴水也,今脉不沉小而浮,浮者为风,非少阴水也。
又本条内有「此皆带下」一句,当在「非有鬼神」之下,文义相属,是传写之□。过岁者一岁也,有疾则当切脉,但部位甚小,不能以三指诊之,须用一指以定三关,三关者寸关尺也,浮脉者,轻取皮肤之上即得,故曰浮也,沉脉者,重按筋骨之问则见,故曰沉也,一息六至为和平之脉,则曰无疾,至数若过者,七至八至也,谓之数脉,至数若减者,四至五至也,谓之迟脉,浮中沉三部无力为虚,浮中沉三部有力为实,芤脉者,中取无力,微脉者,按之微细,若有若无,洪脉者,来时虽盛,去时无力,促脉者,数而时止,结脉者,缓而时止,弦脉者,端直如张弓弦,此皆言脉之形象至数也,九至十至乃火热太甚,此诸脉所主之病也,若一息只一至二至,或十一十二至者,皆死脉也,浮散无根又沉浮,取之不应指者,皆难治之脉也,凡病之阴阳表里虚实,虽可以诊脉而得,惟临证时合望闻问三者,细为参考焉。
若言声微小不能出喉,欲言不能复言者,此夺气也。呕者,加大半夏半升洗。
一者,问其因而得其情也。黑不解不成文,胶姜汤方亦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