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有虫瘤,每生胁下,治法当按痈疽肿疡、溃疡门。【方歌】追风散用川郁金,皂刺大黄研末匀,初服消风次用此, 共为细末,酒打面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[3]从天泉穴下行,肘内廉大筋内侧,横纹头下陷中动脉,曲泽穴也。此当两股之中,横骨两头之处,俗名髀缝。
十二支神禁灸歌,<篇名>十干日不宜用针,犯之病多反复【方歌】甲不治头乙耳喉,丙肩丁背与心求;戊巳腹脾庚腰肺,辛膝壬当肾胫收,癸日不宜针手足,十干不犯则无忧。 【注】[1]凡下针,若气不至,用指于所属部分经络之路, 上下、左右推而行之,引而止之,往来循之,使气血上下均匀, 针下自然气至沉紧,得气即泻之意也。
【注】[1]黑翳如珠之证,黑睛上有黑翳,圆如珠子之形,泪出羞涩难开,疼痛 [2]若大人患此证,为肝、肾虚热风邪,宜用通明补肾丸。[3]宜先用金针出血泻毒,外敷摩风膏,内服泻肝汤。
初起白疱,渐长状如鱼脊,破津黄水。 由风邪郁热皮肤,居久不散而成斯疾。
【注】[1]外障者,或因内热,或因外邪,或内、外合邪,致生目赤肿痛翳膜等 [2]暴者,暴赤生翳也。甘草 当归尾 生地黄 赤芍药 大黄 连翘 紫草 红花各五分 右为粗末,灯心草十茎,竹叶十片为引,以水一盏半,煎至五分,食远去【注】[1]小儿□疮之证,因患痘时疮生眼中,赤肿难开,涩泪羞明疼痛,久则 生翳如银色,此乃痘后,肝经余热上攻睛瞳所致。